笔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笔趣阁 >  陌上行 >   第375章 笔虎

他在观察朱宣,朱宣也在静静地观察他,两个人的目光一碰,又若无其事各自移开。

商成心里叹了口气。不管朱宣到底想拿什么地方作为突破口,总而言之,这种老夫子很难对付一一引经据典自己必然不是对手。而且朱宣是做学问的,自己是做实事的,做学问错了很容易找借口解释,做实事错了就得先认错再拿出实际行动来改正错误。特别是这几个朝官明显是有备而来,想来不大可能放过自己……

然而,他们能揪住什么问题来为难自己呢?

扪心自问,他觉得自己一年多以来的种种举措,剿匪除寇、农田水利、修缮道路、征伕劳军、调赋课税、赈灾救济……虽然不可能说是全对,但绝对没有什么大错。唯一能被朱宣他们责难的,就只能是某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出了些问题。可那么多官员在下面办事,想让方方面面都满意绝对不可能,出点纰漏犯点过错也是在所难免。人无完人!不翻错的人他听都没听说过,就是上帝也接二连三地犯错,何况是人呢?

不过,尽管怀疑问题并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他也不想把责任推给下面州县和具体办事的人一一他们已经够辛苦了……

朱宣还是不说话。

商成也就继续保持沉默。眼角余光瞥着朱宣老僧入定般的神态,他甚至都有点好笑。这老先生怎么会想起和自己比耐心的呢?要知道,他为了设圈套引东庐谷王入彀,前后花了半年多时间,不能沉住气没有耐性,东庐谷王那头老狐狸能上钩?

他们俩谁都不言声,其他的官员也就不发言。他们谁也不看谁,除了偶尔端茶碗喝口水,或者轻轻挪动一下发沉发僵的腿脚,其他时候就宛如泥塑木像般倨座不动。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耐住这份寂静。

工部右侍郎常秀是个胖子,最耐不住久坐,屋子里又闷热,虽然堂屋的四扇窗户全部大敞,屋角阴凉处还摆着四盆冰降温增湿,可他还是热得汗流浃背,纱衫的领口已经浸透了一大片,大颗大颗的汗水依旧从玄纱幞头下浸出来,顺着鼻梁鬓角流淌。他手里攥着把尺把长的折扇,一双大手不停地在脸上抹汗,抹完汗又在扇骨上抚来摩去,十根圆滚滚的手指头不停地屈伸痉挛。他很想站起来走一走散散热,要不就抖开折扇呼啦呼啦卷点风,可这是正堂议事,又是事前约好的寻燕山假督的不是,所以他只能强自按捺着内心无比的烦躁,摇唇皱眉地坐在座椅里,转着满是油汗的大脑袋在屋子里东瞧西看。

这上房正屋是燕督的大会客室,除了主人首宾之间有张漆黑乌亮的大方桌,其余止有几张矮几和十来把椅子,如此的陈设布置,自然是极尽简单,他就是想分心旁顾也无处可用心。几上放着茶壶茶盏,都是南方的瓷器,但绝不是什么精品,大户人家里也经常能见。唯一可看的就是主宾座位之后的壁上所挂的中堂。

常秀刚才已经打量过这幅中堂,觉得很平常。就是个草书的一笔“虎”,上京武将功勋家中通常都有悬挂。可他眼下实在找不出事物观赏揣摩,干脆就咬了牙来品鉴这笔字。恍眼看去,“虎”字端庄凝重草而不乱,倒是很有些魏晋草书俊逸秀美的“倜傥自然”。他在心里暗暗赞叹一声:好字!特别是这幅单字中堂高有五尺,宽过四尺,在如此大的宽窄尺幅上书写,很见落笔人精纯的技法和布局功底。循着笔画在心头一默,已经认出来,这“虎”字是学的王羲之草书《长风贴》。

他不禁一笑。怪不得他觉得这字有几分眼熟。又一想,这地方以前是燕山前任提督李悭的故宅,这多半就是他被抄家发配之后留下来的;大书家陶启也曾在燕山做官二十多年,这城里到处都能看见他的墨宝,虽然陶公最善行书,可谁又说善行书者就不擅草书了?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这幅中堂似乎缺少了什么。他想起来了,刚才进屋时头一眼见到这幅单字,他就有这个感觉,只是当时没留心而已。

他马上就发现缺少了什么。

这幅单字中堂竟然没有落款……

有意思。他想到。看来这不是陶启的字。送字而不落款的事,陶启大概做不出来。这也应该不是李悭留下来的。上房正厅的中堂竟然没有落款,平原李氏还丢不起这个脸面。

他忍不住瞄了商成一眼,心里嘿嘿地乐起来。不用想了,这种事也只有这个不谙世故的半脚僧才能干出来。看来那个留字的人也知道商成的深浅,又不喜见这个人,因此才特意不下落款,就是想通过这种举动来落燕山假督的颜面。更令人好笑的是,商成竟然还堂而皇之把他张挂起来。

看商成眼下还学着朱宣的模样垂目静坐,他几乎快要笑出声了。好在他反应得快,临时用一声轻咳遮掩过去,看旁人没有留心自己,就继续去琢磨那个“虎”字和留字的人。

这一看就看出来门道和问题。

这字绝对是从王羲之《十七贴》里的“虎”字变化而来,可笔势转折又与王字决然不同,原字本有的婉约圆润韵味还在,可顿挫转折间却更见有力,气势雄浑法度恢弘。特别是最后的收笔,中锋重按直下,笔力似乎贯透纸背,一条“虎尾”几乎破纸而出……

他吸了口凉气。看这字的法度技艺,留字的人是大家啊……

可惜没有落款,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

不过这人也不是全无痕迹可寻。他去年曾经得到南阳公主的一幅字,其中的手法结体起止转折,就和这字有几分相似。又听人言说,南阳公主近年潜心揣摩大内珍藏的《六三贴》,技艺见地与前二年相比较,又颇有不同……

他的眉头倏然紧紧地皱到一起。

未必这留字的人,也是攸缺先生一脉?

很有可能!据他所知,《六三贴》最早就是现于燕山卫,虽然此后再不见有攸缺先生的真迹,但高人隐士怀器潜具不逐富贵繁华也属平常,偶尔见猎心喜收个弟子传递衣钵也说不定。很可能留下这“一笔虎”的就是攸缺先生的传人。此人偶被情势所逼,不得已为个粗莽军汉留字,却又笔藏锋芒不题落款,显然是对商成狠极……

他越琢磨,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是对路,抠着折扇骨咬着嘴角,盯着那幅中堂呆呆出神:到底想个什么法子,才能问出这留字的人呢?

他想得入神,浑然没注意到他现在已经是堂屋里所有人目光的焦点和中心。

他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站到了大方桌前……

喜欢陌上行请大家收藏:(www.yunbiquge.com)陌上行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笔趣阁推荐阅读: 懒散初唐回到三国当猛将夜天子军阀天下晋颜血盛唐刑官大唐:逆天庶子夺嫡医统江山野望之三河梦幻蜀汉之庄稼汉江山国色汉末年纪开国功贼步步生莲司礼监大学士超神佣兵系统远东1628极品贴身家丁大汉帝国风云录帝国之鹰诡三国战略特勤组大宋的智慧天唐锦绣才高九斗神话版三国天命大国师原始大厨王我要做门阀霸道女皇爱上我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战国称雄荆楚帝国我为王争宋范进的平凡生活庶子风流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美利坚噩梦盛唐风流龙魂特种兵蜀汉的复兴南宋第一卧底贞观天子帝国海权大宋工程师天生特种兵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三国之老师在此
笔趣阁搜藏榜: 穿越1480之新世界家父汉高祖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三国第一军神窥明者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大唐食王我的邻居是皇帝重返大隋超神佣兵系统三国之天下霸业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大明:开局要被流放的我瑟瑟发抖平凡的明穿日子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帝国的崛起明朝谋生手册武唐春蜀汉的复兴枭宋霸道民国南宋第一卧底血染大宋虎女闯东汉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乱世重生伙头军请称呼我为战神异三国争雄银狐重生法国当文豪龙争大唐大汉列侯三国之无限抽奖贞观天子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远东1628中华第一帝国帝国海权大宋工程师大唐开局富可敌国极品贴身家丁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回到古代当将军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之小虫成神抗战烽火之天狼天生特种兵超级贤婿
笔趣阁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明朝小人物邪王的侍妾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铁血狼骑军中国远古帝王谱铁血山河极品小太监陌上行圣地烽烟国家战斗力:雄兵凤凰涅磐明末极品无赖雨梦传奇指南剑如画江山龙在天涯穿越之戏游江湖三国第一鬼才宁朝管家爱之神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智谋三国李唐王朝二十帝铁血职业大唐刀圣三国风云变提壶问江山争宋铁血女英续荣耀归于罗马东方凡人杀破唐回到三国当猛将明朝大官人红色国度三国之铁血帝王大唐驸马爷回到唐朝当驸马桂军重生之我在罗马做领主盛唐缔造者三国之气盖千军绝品盗帅三国之君临天下行走大宋抗日之兵王传奇